利害關係人議合
1.1永續發展政策
聯德電子成立「永續發展小組」,並向下設置經營治理小組、永續環境小組與社會共榮小組,並委請總經理擔任召集人,由永續發展各小組擬定永續發展方針,藉由利用公司內外部資源,推動並落實永續行動,每年彙總執行成果編製永續報告書。
永續發展小組將報告書完成後,由總經理召開ESG會議,共同確認當年度的報告書已涵蓋所有ESG重大主題,並就ESG報告書提出相關建議或意見。
聯德電子永續發展小組組織圖

為強化永續資訊之揭露品質,確保永續相關資料能妥善收集、保存與管理,聯德電子針對所需揭露的永續資訊,初步建立各類資料的收集流程、查核或覆核責任人員、提供頻率與時程,並涵蓋質化與量化指標、議題交易資料等內容之收集、記錄、處理、編製、調節與核准程序。此外,公司亦規範永續資訊管理之組織架構與職責分工,確保永續報告書所載內容與本公司之永續經營方向與營運目標保持一致,提升揭露之正確性、透明度與策略連結性。
永續發展小組透過不定期召開會議,強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機制,並且調動內外部各項資源,進行專案規劃管理,並負責於公司內部推行且落實。總經理評估各項ESG策略的可行性,亦追蹤ESG的執行進度,並在必要時提出建議敦促經營團隊調整,藉以持續不斷改進,達到企業永續發展的原則。
1.2確認利害關係人
聯德電子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同時,我們亦重視利害關係人的聲音,凡對公司營運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個人或團體,我們都將其列為利害關係人。由各部門初步篩選例行業務往來所接觸的利害關係人類型,再根據各別利害關係人與聯德電子的互動頻率、相互影響程度與對彼此的重要程度,經由內部會議討論並參考同業情形,最終篩選出4類對聯德電子而言具有重要性的主要利害關係人:股東、供應商、客戶、員工。


1.3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與關注議題
聯德電子的主要利害關係人由於身份類別不同,使得各類別的利害關係人關注聯德電子之議題亦多有差異,公司各部門主動透過多元管道與利害關係人持續良性互動,讓關注聯德電子的利害關係人能適時瞭解公司營運概況;同時公司亦能掌握利害關係人對公司的要求及期待並及時回應,聯德電子期望透過此互動機制,建立穩健的夥伴關係,使公司營運目標與永續發展更加契合。
聯德電子各部門蒐集主要利害關係人於例行業務往來過程中提出的關注議題,由ESG永續發展小組收斂彙整,同時參考GRI永續性報導準則2021年版與同業ESG報告,歸納出25項永續議題,涵蓋經濟、環境與人群(含人權)等面向,確保公司揭露的永續資訊滿足GRI準則要求的完整性與多元性。
利害關係人專區
主要利害關係人類別 | 對公司的重要性 | 關注議題 | 溝通管道/頻率 | |
股東 | 股東為公司的出資者,公司有責任保障其合法權益,並秉持公平原則對待所有股東,同時確保其在公司重大決策中擁有充分的資訊揭露權、參與權與表決權。 | 公司治理 資安防護 營運績效 倫理誠信 法規遵循 | 聯絡窗口:經營管理室 電話:(03)328-6800 股東常會/每年 官網投資人專區/不定期 公開資訊觀測站/不定期 | |
供應商 | 公司與供應夥伴維繫長期良性互動,我們的產品與服務仰賴眾多供應商穩定地提供原物料、零組件;此外,運用公司在產業的影響力,與供應夥伴一起致力避免汙染環境、違反勞動人權之情事發生。 | 永續供應鏈(環保、職安、人權) 綠色採購 職業健康與安全 顧客隱私 風險管理 | 聯絡窗口:策略採購部 電話:(03)328-6800 供應商會議/不定期 電話、E-MAIL/不定期 | |
客戶 | 客戶為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公司將產品的品質安全與售後服務視為對客戶的最高承諾,維持客戶對公司的高滿意度將有助於公司持續爭取客戶的認同。 | 營運績效 客戶關係 倫理誠信 永續供應鏈(環保、職安、人權) 人才培育 | 聯絡窗口:業務行銷處 電話:(03)328-6800 客戶會議/不定期 業務拜訪/不定期 電話、E-MAIL/不定期 | |
員工 | 員工為公司營運不可或缺之根基,公司承諾提供對員工身心健康且多元發展的職場環境,讓同仁工作時能無後顧之憂。 | 營運績效 倫理誠信 薪酬福利 勞資溝通 職業安全 人才培育 | 聯絡窗口:管理部 電話:(03)328-6800 電話、E-MAIL/不定期 勞資會議/每年 員工申訴管道/不定期 | |
1.4鑑別重大主題
聯德電子為確保永續發展策略符合利害關係人的期待與需求,針對「利害關係人與重大主題鑑別」,以內部會議的方式進行深入討論。本次會議由跨部門代表共同參與,包括財務行政、營運管理、資訊、人力資源等單位,涵蓋全公司的運營層面。
會議中,參與人員根據公司發展趨勢,並結合公司營運特性,首先辨識主要利害關係人,例如投資者、客戶、供應商、及員工。在此基礎上,討論並篩選出與公司永續發展相關的潛在重大主題,涵蓋環境保護、公司治理、人才永續及社會公益等25項永續議題。
為進一步確保各項永續議題對公司的代表性與優先級,會議參與者對各項永續議題進行重要性與影響力分析,並結合各利害關係人的實際需求及企業長期目標做評估,最終確立取環境、人群(含人權)面向各取一項,經濟面取兩項作為本年度的重大主題,當年度聯德電子的4項重大主題分別為:能源管理、薪酬福利、營運績效與資訊安全。
聯德電子將在本報告書說明各重大主題的管理方針及相關揭露項目,並兼顧永續報告書資訊的均衡性。
重大主題鑑別流程

面向 | 永續議題 |
環境面 | 能源管理 |
人群(含人權)面 | 薪酬福利 |
經濟面 | 營運績效、資訊安全 |
永續議題列表
環境面 | 人群(含人權) | 經濟面 | |||
永續議題 | 編號 | 永續議題 | 編號 | 永續議題 | |
水資源管理 | 9 | 薪酬福利 | 19 | 營運績效 | |
能源管理 | 10 | 勞資溝通 | 20 | 公平競爭 | |
溫室氣體管理 | 11 | 職業安全 | 21 | 倫理誠信 | |
廢棄物管理 | 12 | 人才培育 | 22 | 創新研發 | |
永續供應鏈管理 | 13 | 員工平等/不歧視 | 23 | 客戶關係 | |
原物料管理 | 14 | 人權保障 | 24 | 資訊安全 | |
綠色產品/服務 | 15 | 社區關係維護 | 25 | 營業秘密保護及交易安全 | |
氣候變遷 | 16 | 產品責任/產品安全 | |||
17 | 產品及服務標示 | ||||
18 | 參與公益 |
確定重大主題和邊界
●直接衝擊 ○間接衝擊
面向 | 重大主題 | 對公司的重要性與衝擊面向 | 內部邊界 | 外部邊界 | 報告書揭露章節 | |||
公司 | 員工 | 供應商 | 客戶 | 股東 | ||||
環境 | 能源管理 | 能源管理有助於製造業公司降低碳排放、符合法規要求,減少環境風險與潛在罰款,同時提升企業形象與競爭力。因應能源成本持續上升與法規的挑戰,公司持續針對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進行監督與節能減碳措施,為負面潛在衝擊。 | ● | ○ | ● | ● | ○ | 4.1能源管理 |
人群 (含人權) | 薪酬福利 | 營造具吸引力的工作環境,並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及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可有效提升員工留任率,降低新進人員的離職風險與企業在人才培育上的成本負擔。同時,良好的職場氛圍與公平透明的晉升機制,能激勵員工發揮潛能,強化團隊向心力與整體生產力,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為正面潛在衝擊。 | ● | ● | ○ | ○ | 5.2適才適任 | |
經濟 | 營運績效 | 為實現與投資人、員工、供應夥伴及客戶之間的互利共榮,並邁向永續經營目標,公司致力於推動業務的穩定成長,作為長期經營的重要方向,屬正面潛在衝擊。 | ● | ● | ○ | ● | ● | 3.4營運績效 |
資安防護 | 公司致力於保障所有營運資訊的機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確保其免受惡意或意外的入侵、破壞和洩露。資訊資產對日常營運至關重要,因此根據其重要性給予不同優先級別的保護,以有效運用資源,達到最大化的資訊安全效果,屬正面潛在衝擊。 | ● | ● | ● | ● | ○ | 3.5資安防護 |
撰寫報告書原則

聯德電子遵循GRI準則的報導原則來編制ESG報告,根據永續性脈絡原則:透明地揭露公司如何對營運當地、周邊區域的經濟、環境及人群(含人權)實際情況採取因應措施來改善或降低負面衝擊;根據完整性原則:報告書揭露之資訊應充足反映公司在經濟、環境及人群(含人權)的顯著衝擊範圍;根據準確性原則:報告書之資訊應充分準確及詳盡,供利害關係人評估公司的ESG績效;根據平衡性原則:報告之資訊應公正反映正、反面績效,讓利害關係人對聯德電子的ESG績效做出合理的評估;根據清晰性原則:報告書呈現資訊的方式,可讓利害關係人容易理解和容易取得;根據可比較性原則:報告以國際慣用的標準揭露ESG資訊,同時資訊揭露的方式,讓利害關係人能分析公司長期的績效;根據時效性原則:公司定期發行ESG報告,適時提供ESG資訊供利害關係人作出正確決策;根據可驗證性原則:公司透過內、外部人員檢視報告、確保報告書資訊揭露的正確性。
1.5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是聯合國在2015年發布的一項計畫,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及169個細項目標,作為2030 年以前各會員國以及全球企業實踐永續發展的指導原則。 聯德電子將永續發展目標融入公司的經營策略,將以往公司專注在經濟績效的思考模式擴大成兼顧環保及其他法規遵循、提高員工待遇來留任優秀人才、消弭職場各種不平等條件、減緩排放廢汙水及溫室氣體,以及邀請供應商對改善環境、提高職場待遇等面向一起努力,展望未來,聯德電子能持續在永續發展目標上做出更多貢獻,善盡自身的企業公民責任。
SDGs | 細項目標 | 聯德電子回應 |
![]() | 1.4確保所有男女,尤其是貧窮與弱勢族群,在經濟資源都有公平的權利與取得權。 | 提供優於法令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資條件及完備的福利措施,讓員工得以尊嚴地工作,提升個人與家庭的經濟生活水準。根據公司獲利狀況適度調整員工薪資,提高同仁對公司的向心力。 |
![]() | 4.5消除教育落差,確保弱勢族群有接受各階級教育的管道與職業訓練,包括身心障礙者、原住民以及弱勢孩童。 | 安排業務屬性不同的員工進行職能訓練,確保每位同仁可接受職業訓練的機會。 |
![]() | 5.1 消除對婦女任何形式的歧視。 5.4 透過社會保護政策承認及重視婦女家庭照護。 | 不以性別作為員工任用及考核升遷的因素。提供同仁不分男女皆可申請育嬰留停假別的權利。 |
![]() | 8.5實現全面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所有的男女都有一份好工作,包括年輕人與身心障礙者,並實現同工同酬的待遇。 8.7禁用童工、消除受壓迫的勞工。 8.8 保護勞工的權益,促進工作環境的安全,尤其是婦女以及實行危險工作的勞工。 | 不以性別作為員工任用及考核升遷的因素。根據公司獲利狀況適度調整員工薪資,提高同仁對公司的向心力。尊重勞動權益,包含禁用童工及禁止任何形式的職場歧視。母性員工依法適當調整職務內容,減輕工作負荷,實質保障母性員工。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有效提升員工職場安全。 |
![]() | 10.2促進社經政治的融合,無論年齡、性別、身心障礙、宗教、經濟或其他身份地位。 10.3 確保機會平等,減少不平等,包括消除歧視的實務作法。 | 公司的召募、考核及升遷機制,不以員工生理或心理差異當作考量標準。設有員工檢舉管道,並有完善的檢舉流程保護檢舉人。 |
![]() | 12.5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 公司持續宣導生活垃圾分類。推廣電子E化流程,朝無紙化前進,降低紙張與碳粉的使用。 |
![]() | 16.6在所有的階層發展有效的、負責的且透明的制度。 16.7 確保各個階層的決策回應民意,是包容的、參與的且具有代表性。 | 強化公司治理,透過內控確保從業人員符合公司各項規範,並設有獨立檢舉管道及完備的檢舉流程。透過設立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以了解利害關係人對公司的要求與期望。 |